丝路小说网

字:
关灯 护眼
笔趣阁 > 猎宝 > 第134章 虎符

第134章 虎符(第1/2页)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    渔阳是个古地名。&29378;&20155;&32;&21715;&35498;&32178;&936;&969;&936;&12290;&120;&105;&97;&111;&115;&104;&117;&111;&65287;&107;&114;秦代设置渔阳县,随后的汉、魏、晋,都有渔阳郡。一说就在如今燕京市区的东北,密云的西南。

    而这个度假村,基本也就在这个方位。

    不过,渔阳这个地方,历史上变动很大,包括位置和名称,也存在很多争议。但大抵离不开京津两地之间的大致范围。明代以后,“渔阳”这个地名就没了。

    渔阳鼙鼓动地来,惊破霓裳羽衣曲。唐代安禄山起兵造反,就是从这里开始的。

    这个地方,是燕山与华北平原交接之处,从华北通往东北和塞外的一个门户,自然也是驻军要地。

    孙中原一边清理,一边也似乎明白了什么。

    等到全部清理完毕,他发现,这东西,是虎的造型。

    全长约九厘米,高约四厘米,厚度却不到一厘米,而且清理完毕之后,“虎脊”出现了裂缝!

    可以一分为二,成为两片。

    每一片上,都有十二个错金小篆:

    甲兵之符,左在皇帝,右在渔阳。

    虽然有些字的错金已有些斑驳,但是整体上保存得还是不错的。

    这是一枚秦代的虎符!

    本来,孙中原根据宝光和纹饰的判断,这枚虎符应该是战国到秦;不过,因为皇帝这两个字,那就不是战国,而是秦始皇统一六国自称皇帝之后的兵符。不然,就不会是“左在皇帝”,而是“左在王”。

    二十块钱。

    秦代错金虎符。

    这已经不是捡漏了,这是天上掉漏儿!

    这枚虎符,很显然,是秦始皇给渔阳驻军之将的兵符。

    很多人都知道,兵符,虎符,一分为二,合之可调兵。不过,这里面具体的事儿还是很多的。

    虎符,将军一半,帝王一半,需要调兵时,皇帝会派人前往驻军所在地,两片虎符严丝合缝,查验无误,才可以调兵。

    符合,这个词儿就是这么来的。

    古代和现在不一样,交通和通讯都不是很发达,要调兵了,皇帝不可能亲自跑一趟。这士兵们,不仅平时见不到皇帝,其实连大将军也未必能见了就认出来。

    拿出虎符,就是权威象征,这才能相信我跟着你卖命是忠君护国。只认虎符不认人。正因为这样,信陵君才能窃符救赵。

    当然了,兵符也并不是只有虎符一种。在先秦时期,出现过各种神兽的兵符,秦汉则一般固定位虎符。

    隋朝的时候,改为麒麟兵符。

    到了唐朝,更不可能用虎符了,因为唐高祖李渊的祖父、唐太宗李世民的曾祖父,叫李虎,得避讳。多说一句,唐代的开国皇帝李渊之所以不叫唐太祖,而是唐高祖,也正是因为这个李虎,因为李渊把唐太祖这个庙号奉了李虎。

    唐代用过的兵符比较多,兔符,鱼符,龟符。听起来实在是不怎么凶猛。

    北宋的时候,还用过牛符,这也挺有意思。宋代对牛确实挺重视,禁止杀牛吃肉,只有老死病死或者意外死亡,报官后方能食用。所以,水浒里面随便进一个饭店,小二都能端出几斤上好的牛肉,基本是在扯淡。

    直到南宋时,才恢复使用虎符。这也很有讽刺意味,已经偏安一隅快要完蛋了,又用起虎符来了。

    孙中原认定了这是秦始皇时期的虎符,心里自然是很高兴的。

    这东西,他当然也不打算出手。

    清理了一下桌子,孙中原小心把虎符包了起来,洗了柿子和大枣,吃了起来。别说,这柿子和大枣还真不赖!

    嗯,小余找的这个地方也不赖!

    正高兴着,手机响了起来,是刘浩明打过来的。

    刘浩明告诉他,他送去上拍的重器,定窑盖罐,已经做了碳十四检测,没问题。而西周玉琮,比较开门,出于对他眼力的信任和所有鉴定师的一致认定,就不去做检测了。

    孙中原哈哈大笑,所谓的碳十四检测,不过是给这件瓷器多加一个证书罢了。而那件西周玉琮,原料和沁色比较特殊,很难作假,所以才不需要。不过他也没多说,这个都是心照不宣的事儿。

    行外人可能不了解,行里专业人士都知道,碳十四检测,其实误差很大,一两千年的误差都可能出现。否则,瓷器作假也不会这么猖獗。本来嘛,除去高古原始瓷,唐代以来的瓷器,一共还不到两千年。

    当然了,还有一种更为精确的检测,叫做热释光。这种检测方法,误差基本能控制在两百年以内。但是,即便是两百年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
热门推荐
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